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19.要知道,主通过天堂赋予我们的圣言是联结天堂与尘世的纽带。正是为了这个目的,圣言字义中的一切事物才对应于天上的神性事物;就其至高和至内在的意义而言,圣言论述主,祂在天上和地上的国度,对祂的爱和信,因而论述出自祂并在祂里面的生命。当我们地球上的圣言被阅读和传讲时,这些主题就呈现给天上的天使。天上的天使对圣言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世人对它的理解,天使遵循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,而世人遵循它的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(AC 1769-1772, 1887, 2143, 2333, 2396, 2540, 2541, 2545, 2551)。圣言是联结天与地的纽带(AC 2310, 2495, 9212, 9216, 9357, 10357)。因此,圣言纯由对应写成(AC 1404, 1408, 1409, 1540, 1619, 1659, 1709, 1783, 8615, 10687)。就圣言至内在的意义而言,它唯独论述主及其国度(AC 1873, 2249, 2523, 7014, 9357)。
2784.“也劈好了燔祭的柴”表示公义的功德,这从“柴”和“劈柴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“柴”(即木头)表示作为人自己的行为产物的良善,和作为公义产物的良善,或说善行和公义的良善;“劈柴”表示将功德置于作为人自己的行为产物的良善,或说认为善行使人配得。但“劈燔祭的柴”表示公义的功德,或说一种配得的公义;没有启示,这似乎太牵强了,以至于谁也看不出来。我对劈柴者的观察和在第一卷(1110节)对他们的描述向我说明,“劈柴”表示将功德置于作为人自己的行为产物的良善,或说认为善行使人配得,因为劈柴的,是那些想通过自己所行的良善赢得救赎的人。此外,还有其他人,他们在前上方稍向右一点,来自某个其它星球。这些人以同样的方式为自己索取一切良善,并且以同样的方式看似砍柴和劈柴。有时,当这些人觉得自己在辛勤工作时,他们的脸闪烁着某种磷火发出的光,或说闪烁着沼泽般的光,这是他们归给自己的功德之良善。他们看上去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“柴”(即木头)是良善的代表;方舟和圣殿里的所有木头,以及献燔祭和祭物时放在祭坛上的所有木头都是如此。在圣言中,经上说那些将良善归给自己,使其变成自我邀功的人是拜木头或木制雕像的。
2596.一天早上,我远处又出现一个合唱团。我从这个合唱团的代表性物体能判断他们是中国人,因为这些物体是一种长毛山羊,一块小米糕和一个乌木勺,以及一座浮城的形像。他们渴望走近我,当靠近时,他们说,他们想和我独处,以透露他们的想法。但我告诉他们:“你们不可以独处,在场的其他人会反感你们想要与我独处,即便你们在这里是客人。”一感觉到其他人的不满,他们就开始思想他们是不是得罪了邻舍,试图篡夺别人的东西。在来世,我们所有的想法都与每个人共享。我得以感知到他们的不安。这种不安在于他们认识到自己可能伤害了这些人,并为此感到羞愧,连同其它美好的情感;这一切都表明,他们拥有仁爱。此后不久,我与他们交谈,最后谈到主。当我称主为基督时,我感觉他们有一种反感;不过,原因也水落石出了。这种反感是他们从世上带来的,因为他们看到基督徒过着比他们自己还糟糕的生活,缺乏仁爱。但当我简单地称祂为主时,他们却深受感动。后来天使教导他们,其实基督教教义比全世界其它任何教义都更吩咐爱和仁,但很少有人照之生活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